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12月28日(星期四)下午2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庄宁,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司长张国新,国家疾控局规划财务与法规司司长李正懋,介绍《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今天的吹风会我们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负责人庄宁先生,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司长张国新先生,国家疾控局规划财务与法规司司长李正懋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王贺胜先生介绍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
谢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国家疾控局感谢大家对疾控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调研疾控工作,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审定改革方案,强调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会同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起草了《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经1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办公厅于12月25日印发实施。这是新时代推动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描绘了疾控事业发展的蓝图和愿景,对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重塑体系、完善机制、提升能力、建强队伍四个方面。
一是重塑体系,突出“大疾控”理念。要求强化各级疾控机构的核心职能,强调要压实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责任,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疾控工作基础,建成以疾控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疾控体系,这是“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的具体体现。
二是完善机制,突出协同联动。从纵向看,强调了不同层级疾控机构承担职能的差异化,强调了疾控体系的上下联动和工作协同,以及上级疾控机构对下级疾控机构的业务领导。从横向看,强调了卫生健康和疾控系统内部的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以及系统外部与有关部门和机构在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密切协作和信息共享。
三是提升能力,突出系统综合。强调了监测预警、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干预、行政执法、宣传教育等疾控核心能力提升,目标是通过加快建立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重大传染病防治体系等,实现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早发现、早处置,有效遏制艾滋病、结核病等传统重大传染病的流行。
四是建强队伍,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加强高校与疾控机构合作,从人才培养环节开始,就建立鲜明的应用型导向。要求健全完善符合疾控工作特点的人才使用和评价体系,坚持分层分类评价,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明确在全面落实财政保障政策的同时,规范疾控机构向社会提供的公共卫生技术服务,落实有关科研激励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将更加有效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以上就是《指导意见》的有关情况。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邢慧娜:
现在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疾控工作与人民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请问这些年来我国在疾控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这为促进人民健康起到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谢谢
王贺胜: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完善多部门协作机制,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落实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疾控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投入,改善疾控体系服务条件。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完善疾控工作稳定的投入机制。“十四五”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累计安排131亿元,支持国家、省、市、县四级疾控体系建设。2023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下拨疾控项目经费176.87亿元,用于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等防控工作。
二是多措并举,疾病防治服务质效齐升。我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平均报告时间从5天缩短到4小时。国家层面建立了72小时内快速鉴定300种病原体的技术体系,100%的省级和90%的市级疾控中心具备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能力。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对各省份全覆盖。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维持在90%以上,通过合理布点、网上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不断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三是齐抓共管,夯实疾控体系工作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联防联控。人民群众健康防病意识大幅提升,“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深入人心。
我国传染病防控成效显著,公共卫生防护网进一步筑牢织密。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方面,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人禽流感、鼠疫、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处置,在历次重大自然灾害中实现了灾后无大疫。在重大传染病防控方面,重点地区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结核病发病率从2015年的65/10万下降至2022年的52/10万,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血吸虫病流行县全部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建立覆盖全国的环境健康监测体系,地方病防治水平不断巩固提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麻疹、乙脑、流脑等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经过新冠疫情后,我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有何变化?如何保证传染病疫情发生可以及时发现、尽快准确通报?谢谢。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司长张国新:
谢谢您的提问。监测预警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传染病风险的第一关口。目前,我国已建立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覆盖全国8.4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常年对鼠疫、脊髓灰质炎、疟疾、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开展主动监测。特别是面对新冠疫情和急性呼吸道疾病,我们有针对性地拓展形成了包括哨点医院监测、病毒变异监测、城市污水监测在内的10个监测子系统,开展了急性呼吸道疾病多病原监测试点,并设置4类风险信号,科学研判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发布预警信息,为有效开展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这次发布的《指导意见》中,强调要求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我们将按要求全面推进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重点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建立完善传染病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等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和疾控机构、医疗机构业务职责,进一步完善多部门信息共享会商、医防协同和平急转换等工作机制。
二是拓展监测渠道。在优化现有疫情监测报告系统的基础上,健全传染病临床症状、病原微生物、病媒和环境因素等监测系统,构建部门协同的监测体系,畅通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密切关注全球传染病疫情变化,从多源头开展监测工作。
三是规范评估预警。完善风险评估、警示信息通报和预警决策工作流程,开展日常和专题风险评估,及时通报、发布疫情信息和健康风险提示,适时提出预警决策建议。
四是提升专业能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检测、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化应用,逐步实现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处理、分析、预警,不断提升综合研判能力。谢谢。
海报新闻记者:
在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病治病水平、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构建分级诊疗格局方面,下一步我们还有哪些工作考虑?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负责人庄宁:
谢谢您的提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双网底,强基层始终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截至2022年底,全国建有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近98万个,卫生人员超过了450万人,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升,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等服务水平明显增加。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的要求,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加快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考虑。
一是强能力。持续实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指导各地进一步加强基层机构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备,加强人员配备和培训,提升中医药、医疗应急、传染病应对以及儿科服务的能力,力争至2025年,达到服务能力标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比提高到90%以上。
二是提标准。选建一批中心乡镇卫生院,研究制定参考标准,指导各地依托已经达到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急诊急救、临床专科、特色科室、设备配备、住院床位等建设,逐步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
三是促下沉。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依托城市医疗集团、专科联盟、县域医共体等,通过对口帮扶、“组团式”支援帮扶以及建立联合门诊、联合病房、专家工作室,开展人员派驻等方式,建立健全三级医院包县、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工作机制,夯实分级诊疗。
四是签“家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实现“六个拓展”,就是由全科向专科、基层机构向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参与、团队服务向个人签约、主要管慢病向慢病和传染病共管等。进一步挖掘现有资源、释放服务供给能力,在保证有效履约基础上,稳步提高覆盖面,让广大群众受益。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围绕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对疾控体系建设提出了什么目标?有什么新的变化?谢谢。
王贺胜: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们这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总要求,重点在明职责、建机制、提能力上下功夫。《指导意见》所勾勒出的疾控事业未来目标,就是要建成以疾控机构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军民融合、防治结合、全社会协同的疾控体系,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疾控工作网络。这样的疾控体系要能切实担负起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服务支撑健康中国建设、满足国家公共安全需要的历史重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努力开创疾控事业的新局面。
一是体制健全、机制顺畅。坚持党对传染病等疾控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完善多部门、跨地区、军地联防联控机制。
二是权责清晰、功能完善。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依法履行疾控工作职责。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机构要加强力量,做好疾控工作。鼓励支持基层社区、社会力量参与,织密织牢城乡基层疾控网络。
三是运转高效、协同联动。一方面,强化上级疾控机构对下级疾控机构的业务领导和工作协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另一方面,要加强医防协同,促进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服务融合;加强部门、机构的联动监测、信息共享、协同防控;鼓励疾控机构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实现产、学、研对接,共享科技平台和资源。
四是保障有力、强化支撑。落实各级政府投入保障的责任,强化法治、人才、科研和信息化支撑。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新冠病毒JN.1变异株正迅速传播,决定将JN.1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截至本月10号,中国已经发现了7例JN.1个案,请问将如何做好相关疾病的防控,该毒株会不会对中国的公共卫生构成太大的威胁?谢谢。
国家疾控局规划财务与法规司司长 李正懋: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一直在持续开展新冠疫情监测,动态掌握国内疫情的流行趋势和病毒变异情况,同时也在关注全球疫情变化。近期,JN.1变异株占比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上升,已成为主要流行株,部分国家疫情上升幅度比较大。监测显示,目前我国新冠疫情处于低水平,本土流行株仍然是EG.5变异株,JN.1变异株占比还比较低,但也呈上升趋势。全国共报告JN.1变异株序列490条,其中输入病例序列443条,占90%,本土病例序列47条。
现有证据显示,JN.1变异株免疫逃逸和传播力增强,其致病力并未增强,而且既往感染和接种含XBB成份的疫苗对其有免疫交叉保护的作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依然有效。
专家研判认为,今冬明春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受国外JN.1变异株持续输入、春节前后人群规模流动等多因素影响,JN.1变异株可能发展成为国内新冠病毒优势流行株,助推新冠疫情上升,增加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重症死亡风险,可能会对救治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医疗服务系统产生一定压力。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做好各方面应对准备。
我们将继续做好新冠及多病同防,持续关注国际疫情及流行株动态变化,强化疫情监测预警,推进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接种含有XBB成份的新冠病毒疫苗,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同时,以农村地区为重点,做好医疗资源应对准备,加强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管理。
元旦春节临近,春运在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可能增加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建议大家继续保持勤通风、勤洗手、注意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老年人、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者出现相关症状的人员,建议暂缓出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疾控机构的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中国疾控中心和省级疾控中心要加挂预防医学院牌子,这会给目前的疾控部门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谢谢。
张国新: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家都知道,要战胜病毒和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持,回顾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历程,新冠病毒分离和基因组测序的率先完成,疫苗、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攻关行动的高效开展,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方法在流调中的广泛应用等,为我们高效控制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这次《指导意见》提出,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加挂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牌子,要求强化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能力,这必将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疾控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力。下一步,我们将从“完善体系、建设平台、提升能力、强化攻关”4个方面,全面加强科研攻关工作,推进疾控科研支撑体系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完善研用结合、医防融合的疾病预防控制科研体系。充分发挥好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领头雁和省级预防医学科学院的骨干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提升各级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医疗机构的科研能力。
二是构建形成分层建设、错位发展的疾病预防控制科研创新平台。加强疾控领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布局,构建国家级、部委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互相补充、有效联动、紧密协作的疾病预防控制创新平台网络。
三是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科研管理能力。面向疾控领域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强化疾控领域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科研管理工作人员。
四是持续强化疾控领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解决重大疾病防控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实践关键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打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通道,形成疾控领域“产学研用”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
文件提出,要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请问,目前我国传染病救治能力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谢谢。
庄宁: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在提升传染病的救治能力上,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推动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建设,持续提升传染病的救治水平。下面,我介绍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平急转换的医疗救治能力持续加强。通过迅速扩充医疗资源、加强统筹调配和区域协同,实现日常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向重大疫情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的平急转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以上医院的发热门诊设置率均超过98%,基本实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要求各地加强二级、三级医院重症床位扩增并配备相应设备,按照临床救治的需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混合编组、建立梯队、统一调度。
第二,分级分层分流的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完善。依托城乡医疗服务三级网,以覆盖城乡居民的网格化布局医联体为载体,健全城乡一体、系统连续、分类收治、高效转诊的分级医疗救治体系。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并畅通双向转诊机制。在农村地区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等的积极作用。各医疗机构还积极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满足群众看病就医的需要。
第三,同质化、标准化的医疗救治体系不断规范。“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已经投入了8500万元,支持全国22个感染性疾病相关专业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研究制定鼠疫、霍乱、炭疽、菌痢等部分法定传染病相关诊疗方案,不断加强医务人员诊疗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传染病规范化和同质化诊疗能力。
第四,多病同防共治的应对能力持续增强。针对多种传染病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坚持多病同防共治,指导各地统筹调度医疗资源,全力做好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等感染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强化医疗机构内部和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资源统筹调配,增开相关诊室和治疗区域,加强医务人员力量调配,延长接诊时间,提高服务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深入总结疫情防控救治的经验做法,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同时,会同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呼吸系统等重大传染病,在部分省会城市依托现有资源,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加快提升重大传染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集中救治、跨区域驰援等能力,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谢谢。
极目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构建分级分类高效使用的传染病应急预案体系。我的问题是,目前我国在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将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张国新:
谢谢您的提问。多年来,通过各方努力,我国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龙头,涵盖多个病种,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传染病应急预案体系,在发改、财政等部门的支持下,依托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组建了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应该说这些年来现场应急处置能力也在不断得到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要求,从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日常准备,提升重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在预案体系方面,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完善已有预案,该修订的修订,该制订的制订。同时,进一步指导各地制订修订分级分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预案管理,构建一个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预案体系。
在队伍建设方面,继续推进国家队建设,尽快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支持全国所有市、县建设传染病应急小分队,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处置专业能力。
在应急演练方面,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着力组织开展全链条、全要素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来进一步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切实提升重大传染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此外,我们还将根据疫情研判结果和应急处置需要,及时提出应急物资储备、物资保障的需求建议,按照职责积极配合应急物资储备牵头部门,进一步提高我国传染病应急物资保障水平。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请问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谢谢。
李正懋:
谢谢您的提问。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是卫生健康和疾控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积极谋划,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协同监测。加大力度推进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方面的协同,推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疾控信息系统间传染病相关数据的有效对接,提升疫情早发现能力。
二是强化协同研判。加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在疫情形势研判方面的协作,深化对疾病特点和流行规律的认识,提升疫情综合分析能力,科学、准确研判疫情形势,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三是强化协同处置。在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及风险人群管控等应对处置中,加强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协同配合,快速响应和处置,有效防范疫情传播扩散。
四是强化责任落实。我们已经在9个省份开展了疾控监督员制度的试点工作,强化医疗机构疾病防控工作的内外监督。前不久,还印发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医疗机构落实疾控工作责任,提升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同时,强化传染病医疗机构管理,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医防融合中的生力军作用。
五是强化人才培养。建立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临床医生交叉培训制度,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疾控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和公共卫生人员临床相关知识技能培训,鼓励人员双向流动。探索开展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试点,积极推动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
谢谢。
长江日报记者:
听说疾控监督员制度已经在多地试点,我想问一下这项工作的进展如何?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李正懋:
谢谢您的提问。探索建立疾控监督员制度,是深化医防融合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今年8月,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在9个省份启动了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通过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设立专兼职的疾控监督员,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责任。从目前情况来看,试点工作顺利,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试点省份疾控、卫生健康和中医药部门通力配合,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有序推进试点工作。试点的49个地市共遴选861名专职疾控监督员和3484名兼职疾控监督员,已进驻了1200余家医疗机构开展工作。其中,浙江省、甘肃省已经开展了全域试点工作。
二是工作形式不断完善。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扩大人员遴选渠道,探索优化人员配置数量和组合形式。上海市探索医疗联合体综合派驻,采取了“驻点督导+巡回督导”和分片分组循环督察等多种派驻方式。浙江省开展县域医共体综合派驻。广东省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监督检查组”,对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行“多对多”的派驻方式。陕西省探索对专职疾控监督员实行“统筹调度、集中检查、定点负责”。
三是管理模式不断完善。试点省份结合实际,就人员选派、日常管理、工作流程、培训考核等多个环节进行细化,制定配套文件,编制工作手册,推动疾控监督员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四川省按照“使用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组建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人才库,确保人才供应可持续。湖北省综合临床、检验、院感、疾控、卫生监督、信息等多方面专家意见,健全了试点工作流程。
下一步,我们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细化和实化相关举措,积极推进疾控监督员制度的建立,有效加强对医疗机构疾控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谢谢。
邢慧娜:
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已初步建立,但仍有一些短板。请问,在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有哪些新的考虑?谢谢。
王贺胜:
谢谢您的提问,最后一个问题由我来回答。国家疾控局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刚刚组建就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在全国建设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设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项目,每年培养支持20名高层次高水平人才。在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我们还实行了首席专家制度,将中国疾控中心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从37%提高到了55%。近期,我们还专门召开了全国疾控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工作思路。
在人才培养方面,重点是建立培养体系。推进院校教育,继续做好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并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战略人才储备招生计划”。推进毕业后教育,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并大力推进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公共卫生人员临床相关知识的培训。推进继续教育,我们将依托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对各级疾控机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在人才使用方面,重点是建立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信任机制,健全人才自由探索与有组织科研相结合的制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管控风险。通过建立应急攻关机制,实施应急状态下的人才使用方式,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通过建立交流锻炼机制,推动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医生双向流动,综合运用挂职锻炼、博士服务团、定点帮扶等方式,引导疾控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在人才评价方面,重点是建立符合疾控工作特点的评价制度。突出工作实绩,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坚持分层分类评价。突出基层导向,对基层疾控机构实行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总量控制、比例单列。突出专业分类,在原有专业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卫生工程、检验检测技术系列职称晋升通道。
在人才激励方面,重点是调动积极性。在职业发展上,继续做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支持项目、分领域首席专家等工作,推动有关地方,结合实际适当提高疾控机构的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在薪酬待遇上,推动各地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科学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疾控人才特别是科研人员的待遇。在社会荣誉上,将建立表彰奖励机制,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
总之,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在健全完善疾控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政策机制上下功夫,力争到2030年形成“百千万”的疾控人才格局,即省级100名、市级1千名、县级1万名重点领域学科带头人,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疾控人才队伍,为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谢谢。
邢慧娜:
今天的吹风会就到这里,感谢几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